咸职学工〔2020〕21号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为目标,围绕职业教育20条和我校人才培养方 案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 育大会精神,突出高职特色,以学生社会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素质 培养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 育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的工作水平。
二、培养目标
( 一 )总体目标
以学生思政“六大工程”为主要抓手,以第二课堂为教育主阵地, 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外的各项教育活动规划整合,把活动作为学 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以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为支撑,让 学生拥有一个好品德, 一项好技能, 一副好身体, 一样好爱好, 一种 好习惯。
(二)具体目标
1.思想素质。学生在校期间未参加任何非法组织,坚决反对破坏和 分裂祖国的言行,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在大是大 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任何时候不发表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言 论,不做有损于党和国家的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积 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2.学习素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迟到早退。学生应 学好所有专业课程,完成所有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实训内容,结合
专业特点,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在专业学习之余,应主动加强人文素 养知识熏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3.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即学生要有 良好的体质,平和愉悦的心境,能勇敢地面对困难、理性地面对失败 和顽强地应对挫折的意志能力。学生应主动参加心理测试合体能测试 并达标;“乐跑”达标;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有一项体育爱好或 掌握一种体育技能。
4.审美情趣。要求学生主动参加一次(项)集体文化活动;主动参 加一个学生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有一项爱好特长(即在某一方面有 活动获奖证书或参加过2次同样类型的活动视为有爱好特长,或者有 书法、摄影、演唱、绘画、舞.蹈等其他形式的个人才艺展示或作品也 可视为有爱好特长)
5.劳动养成。每学年至少应参加一次如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献 爱心活动或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完成社会实 践调查报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并掌握1-2门生活技 能,按照寝室建设6s 标准参与文明寝室创建并达到3星级以上。
三、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1、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增 加开放式、讨论式教学形式,每门课程至少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比赛或 组织观看一次专题教学片并要求学生每人写出一篇观后感。
2、每门课程至少组织两次讨论会或辩论会。
3、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每门课程至少进行一次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4、每门课程至少布置1篇效论文或征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
(二)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组织 部、宣传部)
1、宣传部每学年至少安排一次时事政策报告会;
2、组织部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班。
3、组织、安排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板报、专栏等舆论宣传阵地宣传党的政策、先进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发挥学工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各学院的作用,做好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学工处)
1、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入学教育、重大事件、毕业教育等关键环 节,通过集体学习、组织报告会、开展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每学年应有一次新生入学教育、 一次毕业生文 明离校教育、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
2、通过军事训练,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掌握基本 的军事技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3、开展劳育教育,组织开展常态化清洁卫生大扫除活动,组织学 生参与生活技能培训,掌握1-2项生活劳动技能。
4、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 老师、热爱同学,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上进, 勤奋好学,遵章守纪,培养良好学风。每天、每周、每学期常态化开 展学风考勤,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评优表彰活动。
5、每学年举办一次学生干部培训班。
6、每学期对有3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和违纪的学生进行一次学业 预 警 。
7、组织开展校园“乐跑”活动,并开展实时预警。
8、对学生进行素质学分认定工作。
(四)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卫处)
1、每学年对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纪律教育或消防安全知识讲 座。
2、每学期对学生宿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
3、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火灾、地震等应急撤离演练。
(五)发挥宿舍管理中心在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作 用,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和生活纪律教育(学工处)
1、坚持每天查寝制度,每周将检查结果汇总并送交各学院和学工 处。
2、每周对宿舍安全用电进行一次检查。
3、每学期进行一次文明宿舍评比。
4、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宿舍文化活动。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校团委)
1、结合团员青年的思想特点,开展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活动。每 月应至少安排一次有主题的团员青年思想教育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每 年举办一次迎新年文艺晚会, 一次“茂苑文华”社团活动周。
3、组织开展或指导各学院开展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摄影、 演唱、小型体育比赛等活动。每个学院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活动。
4、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学生会和每个学生社团每 学年至少开展1次有影响的活动,校团委统一协调、合理安排、精心 组织,保证月月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5、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和任务要求,每个学生都应有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并达到合格标准。
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使用“志愿汇”app 平 台记录志愿时长。
7、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和比赛。
(七)突出专业特点,强化专业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各学 院 )
1、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远大理想及专业思
想教育。
2、实行辅导员负责制,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
3、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习竞赛活动。
4、每学期至少举办2场学术报告会。
5、鼓励学生成立各种课外实训兴趣小组,开展有益的课外实训活 动。
6、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尤其是学习纪律管理,营造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八)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中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正常运行管 理和监控的作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务处)
1、实现素质学分管理,将素质学分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2、拓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门类,要精心规划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选 修课供学生选修。
3、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技能大赛。
(九)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心理 中心)
1、每年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
2、每学年举办一次心理剧大赛。
3、每学年至少举办2场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报告会。
4、每学年举办一次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5、咨询室应保证每天下午向学生开放,有值班老师,接受学生咨 询。
(十)发挥健康管理学院公共体育教研室的作用,提高学生身体 素质(健康管理学院)
1、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试, 建立学生身体素质信息档案。
2、指导各二级学院开展体育活动。
3、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和其他2次以上大型的体育活动 或比赛。
4、配合学工处开展校园“乐跑”的成绩认定工作。
5、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种体育比赛。
(十一)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开展创业就业主题教育活动。 (创业就业指导中心)
1、每学年至少开展2期创业就业类讲座。
2、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创业比赛,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创业大赛。
3、开展就业率核查,引导学生顺利、高质量就业。
(十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 生力军作用(学工处、各二级学院)
1、按照教育部令43号的要求,重新修定辅导员管理规定;
2、重新辅导员考核办法,建立辅导员考评机制;
3、打通辅导员职称、职务双晋级通道。
四 、其他要求
1.学校成立学生全面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分管 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学工处长担任,成员由各学院分管 学生工作副院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心,负责 学生全面发展指标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工部部长兼任中心主任。 各学院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学生全面发展工作小 组,负责指导本学院学生进行学涯规划、素质学分认定等工作;
2.每年9月份,辅导员应指导新生按照学生全面发展标准,制定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并以学年为周期,制定发展方案、 实施过程监控、发挥平台作用、定期开展诊改、不断改进提升、形成 更高目标。
3.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与素质学分相结合,实行量化考核的方式
进行,每学年的全面发展指标值参照附件,其中,前一学年未达到标 准分值的,差额的分值需在下一学年补充完成,毕业未达到三年总分 值的,延迟毕业。每学年要对预警分值以下的学生进行预警。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全面发展标准指标
指标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备注 |
标准值 ≥ |
预警值 ≤ |
标准值 ≥ |
预警值 ≤ |
标准值 ≥ |
预警值 ≤ |
思想素质 |
30 |
20 |
20 |
15 |
10 |
5 |
|
学习素养 |
25 |
22 |
25 |
22 |
27 |
22 |
|
身心健康 |
5 |
3 |
3 |
2 |
1 |
0.5 |
|
审美情趣 |
1 |
0.5 |
1 |
0.5 |
1 |
0.5 |
|
劳动养成 |
8 |
7 |
3 |
2 |
1 |
1 |
|